12 May 2021 – 8pm to 9pm (GMT+8) Talk Zoom Language: Mandarin 普通話 & Cantonese 粵語 / Free Event 當“打工人”已經成了時下網絡流行用語的時候,它的詞意被粉飾和擴大了,似乎從事所有職業的人都可以被稱為打工人。調侃和自嘲慢慢掩蓋了這個詞原初的艱辛和階層差異,更無法讓人深入探究不同年齡、不同地域、不同行業的勞動者所面臨的壓力和具體處境。本次展映選取2020年秋本碩紀錄片課程中的作品,通過年輕人的視角引領觀眾走進在石家莊、深圳、廣州、香港等幾個不同城市的普通打工人的世界,期望可以令我們放下一些喧囂、一些浮躁,感同身受打工人真實的日常。本次分享會邀請李鐵成博士與展演作品的創作者和演員一同談談熒幕背後的故事。 展映紀錄片梗概: 01《南北20歲》19min同是二十歲,兩位主人公(咩咩和豆豆)的距離不僅僅是南與北的地域,更是當下完全不同的人生開端與對未來的規劃。她們的故事帶給我們的是如何定義和選擇一個「幸福人生」的深刻思考。 02《縫花》20min廣州,擁有著全中國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這裡的衣服,則來源於廣州城中村里一個個大大小小環境惡劣的製衣廠裡。婷婷,是一名來自湖北天門的16歲少女,她初二輟學後前往廣州和爸爸媽媽一起經營著一個家庭製衣坊。本片呈現了婷婷和婷婷媽媽兩代人相似又不相同的生活軌跡。 03《花園街的後花園》21min莊鳳鳴(Ming),花園街商販之一,專門售賣數字油畫。Ming熱愛自己的工作,認為油畫可以治療情緒。她在花園街廣交朋友,常與客人促膝談心,將攤檔轉化成為舒適寫意的「後花園」。紀錄片以《花園街的後花園》為題,以跟拍及訪問的方式,呈現Ming在花園街擺賣的一天,讓觀眾跟著鏡頭步入花園街,一起認識這位特別的女子。 04《老魏》17min因收成不好從老家河南前來深圳,魏俊傑,老魏在華·美術館同一職位做了保安八年。從每天日常瑣碎的工作——測體溫、簽到、做咖啡、整理場地,到每天不同的過往角色——館長、策展人、藝術家、小孩與其家長、甚至和貓咪,老魏試圖在尋找著一種自己獨特的,理解和解讀美術館、保安、和不同人關係的方式。 05 備選:《千面女孩》17min自由職業者唐華是一名攝影師,在疫情的衝擊下,她為了維持生計,去了一家傳媒公司做主播工作。人們普遍認為,像她這樣的自由職業者的生活是輕鬆快樂的,可是在這看似光鮮的身份下的她,又會面對怎樣的夢想與現實的衝突呢? —— Team 01.《南北二十歲》 導演&拍攝、剪輯:LI Hui 李慧、JIANG Yi 姜怡 字幕、場務:JIANG Yi 姜怡 音樂:LI Hui […]

14 May 2021 – 8pm to 9.30pm (GMT+8) Talk Facebook Live Duration: 90mins / Language: Cantonese / Free Event Decoding “In The Midst Of…”, a virtual pandemic opera contributed by artists’ collaborative efforts worldwide—a boundless conversation among artists from various […]

16 May 2021 – 2.30pm to 4pm (GMT+8) Talk Zoom Language: Mandarin 普通話 / Free Event 藝術是藝術最好的外衣 —— 堅果兄弟 藝術家完全不可能獨立於社會,藝術不外于社會的事實 ——鄭宏彬 在全球化的大時代裏,地球的健康狀況不斷向人類響起警號。在貌似虛無的藝術世界裏,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 從2015年針對空氣污染的「塵埃計劃」,到2021年針對水污染和重金屬污染的「火鍋魚」和「重金屬鄉村巡演」,七年間堅果兄弟和宏彬一直嘗試用藝術去回應社會問題,尤其是環保與污染這個在當下社會語境中越來越嚴峻且關乎你我每一個人的議題。 因此,靠邊站藝術節邀請堅果兄弟與宏彬一道,一起探討藝術與社會。當藝術跨過藝術的邊界線更多的聚焦於社會問題中時,如果從藝術視角介入社會,去思考,藝術可以在环保的維度裏做些什麽?它可以提供何價值判斷層面的感性或理性行動? —— Artist 坚果兄弟郑宏彬